中新网温州7月3日电,周健、黄佳报道,从科研探索领域到创业前沿,从投身国家发展进程到共享全球发展机遇,近年来,在全球化潮流的推动下,众多侨界青年纷纷加入国家发展的最前沿,他们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推动者,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2023年8月25日,在浙江温州举办的(浙江)世界华侨华人新生代创新创业大会的现场,王刚进行了拍摄。
逐绿前行 侨青技术先锋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赵一飞及其团队在侨界青年中独树一帜,他们的足迹从千瓦级跨越至兆瓦级,从内陆延伸至沿海地区,更从国内拓展至国际舞台。在国家“双碳”战略的指引下,他们毅然从零开始,全身心投入到研发全球顶尖的零碳绿色发电技术中。
赵一飞介绍,这套我们研发的发电系统从研发到完善历时八年,起初发电能力极其微弱,仅有几微伏,随后实现了从千瓦到兆瓦的巨大飞跃。他们的设备在持续发电方面表现出色,可持续工作22小时之久,并且具备轻便的装备、高效的能力以及兆瓦级的发电功率,因而引领了绿色能源技术的最新趋势。
新型浓差能发电机组、PSK酰胺基纳滤膜、PLC多模态控制系统等创新成果纷纷涌现,为科技发展积蓄了力量。近年来,赵一飞团队携手国家电网、国机重装、中国节能、北控水务等知名企业,共同推进技术革新,年均实现绿色发电量达1.2亿千瓦时,并成功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侨界青年索华推出了自己的创业项目,即致力于燃气低碳催化的粉末喷涂线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这一项目正与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以及“双碳”目标的实现方向相契合。
我们的项目专注于研发固体喷漆喷粉技术,采用燃气低碳催化技术,成功实现了粉末喷涂工艺的绿色升级,这一技术能够显著减少能耗,降低幅度在30%至50%之间。据他介绍,这项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用于新能源、阀门、家具、建材以及汽车制造等多个行业。
中国侨商联合会的工作人员指出,与以往相比,现在的年轻一代对世界的认知、对高端技术的掌握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展望未来,他们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破壁攻坚 侨青智造者勇闯生命健康“未知区”
王天放及其团队放眼全球,立志攻克眼部疑难杂症,这已成为他们的创业目标。他们不懈努力,整合先进技术,满足临床需求,为众多患者带来康复的曙光与新的希望。
经过超过十年的研发与测试,该团队在众多实验中不断深入研究,致力于在眼科治疗的新领域拓展新的可能性。如今,他们研发出的首个转化成果,为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研发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视力水平,而且在治疗疾病方面也具有根本性的控制作用。王天放指出,该团队已与北京市的多家顶级医院合作完成了临床试验,其成果获得了业界专家以及患者的一致肯定。
众多追求全人类生命健康梦想的人依然存在,他们凭借个人特长,不断探索各种突破的可能性。在生物医疗科技这一领域,侨界青年孙辉及其团队正致力于飞秒激光手术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开发,他们旨在打破国际垄断局面,为眼科医疗提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替代方案。
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较,我国产品成本大幅下降达九成,此举使得昂贵的手术费用不再成为近视患者实现摘镜愿望的障碍。孙辉满怀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高品质的国产高科技医疗设备将走进千家万户。
智领未来 侨青开拓者解锁人工智能新场景
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进步,侨界青年们对此发展态势反应敏捷,他们各自在所擅长的领域中积极探索,试图找到AI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
测试验证对于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至关重要。侨界青年曹鹏在创业之初,便立志于创建一家可为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自动驾驶测试验证服务的公司。仿真技术不仅有助于汽车制造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还能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曹鹏认为,在自动驾驶这一领域,我国的市场相较于国外更为活跃。
目前,曹鹏所带领的团队与国内外超过十家汽车制造商及零部件生产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他们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提供了必要的测试与验证支持,公司营收总额已接近五千万元。
在智能建造这一领域,侨界青年李晓龙及其团队敏锐地洞察到了建筑机器人的广阔发展潜力。他们与市场上其他机器人企业有所不同,专注于对机器人应用场景进行个性化开发,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些服务不仅适用于能源、码头、桥梁等众多领域,还能服务于市政建设等众多场景。此外,王凤凯领衔的侨界青年团队所研发的工程遥控车与无人机协同作业系统,亦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更为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
从微观的实验室研究到宏观的创业领域拓展,众多侨界青年与中国的机遇紧密相连,共同探索出多种发展路径。即将在浙江温州拉开帷幕的2025海创论坛·中国(浙江)世界华侨华人新生代创新创业大会,将再度集结全球侨界的创新资源,共同挖掘中国发展的新契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