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公布了2024年度中央单位在定点帮扶领域的成效评估数据。中国人保连续七年荣获最高等级的评价,荣膺“优秀”称号。这一显著成就的获得,归功于其自24年前起,持之以恒地投身于农村帮扶事业的不懈努力。
悠久帮扶历程
自2002年起,中国人保投身于定点援助事业,历经24载春秋,援助的县域数量已达5个,成为金融行业中肩负援助责任最为重大的机构之一。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人保的身影始终穿梭于广袤的乡村,引领着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产业帮扶成果
黑龙江省桦川地区的大米产业和陕西省留坝县的食用菌项目等,将废弃的荒坡旱地变为了增产的农田。在五年过渡期间,五个受助县共扶持了一百多个产业项目,资金投入超过11.2亿元人民币。这些举措不仅推动了脱贫人口的就业,而且通过这些小型产业项目,极大地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潜力。
保险功能彰显
在2024年,中国人保通过其保险产品,向五个特定帮扶地区发放了总计2.6亿元的赔偿款项。这些赔款中,包括了对烧房坝村食用菌产业的资助,该产业产量增至80万筒,同时带动了周边1800余人的就业机会;此外,桦川县也被成功打造为全省最大的稻米油生产地。
提升造血能力
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针对此情况,中国人保推出了包括现代化种植和养殖在内的多领域培训计划。自2021年以来,参与培训的人数累计已突破3.6亿;截至2024年,各级机构共选派了955名挂职帮扶干部,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消费帮扶推动
2021年,中国人保设立了消费帮扶平台,该平台的目的是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推广到更广泛的市场。比如,通过该平台购买吉安县南街村的葡萄,不仅让农民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回报,同时也推动了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多元化。
公益助力发展
人保集团不仅深度参与了产业扶贫的相关项目,还对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教育领域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具体来说,他们对红原县瓦切镇的小学操场进行了维修,同时,在乐安县公溪镇设立了奖学金,旨在帮助30名经济条件不佳的学生,从而全方位地促进了当地社会的经济进步。
中国平安在乡村援助项目中实现了显著进展,这一成功模式是否能为其他企业所借鉴?我们热切期待广大读者积极留言、点赞并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