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眼科生物科技领域的公司拨康视云-B(股票代码:HK02592,股价为6.2港元,市值约52亿港元)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交易。在上市的第一天,该公司的股价呈现下跌趋势,盘中最大跌幅超过了43%,最终收盘时,跌幅仍高达38.61%。
拨康视云的股票定价为10.1港元每股,总发行量为6058.2万股,交易单位为每手500股。该公司之前三次提交了上市申请至港交所,历经波折,终于在第四次尝试中成功通过了审核。
拨康视云,这家公司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专注于眼科生物科技领域。它不仅致力于内部挖掘和培育眼科疗法,还致力于将这些疗法进行开发和商业化推广。这些疗法包括同类首创的以及同类最佳的,旨在为眼科疾病患者提供更先进的治疗选择。
在上市仪式的现场,记者观察到,《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中提到,57岁的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以及首席执行官倪劲松主持了致辞环节。紧接着,倪劲松与公司的非执行董事曹旭一同敲响了香港交易所的铜锣。
拨康视云上市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黄婉银 摄
在公开发售环节,拨康视云的认购倍数达到了78.78倍,经过重新分配,公开发售的股份总数锁定在1211.55万股,这一数字占据了发售股份总量的约20%。至于国际配售环节,拨康视云的认购倍数是0.89倍,经过重新分配,国际发售的股份总数锁定为4846.65万股,这一比例达到了发售股份总数的80%。
倪劲松在辉瑞和艾尔建任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2015年,他与合作伙伴共同创立了拨康视云。这家公司的首家主要运营实体,已经在美国完成了注册。
由于尚无药品成功商业化,拨康视云一直面临亏损困境。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出现了6684万美元、1.29亿美元和9910万美元的年内亏损,累计亏损额接近3亿美元。
上市典礼落幕之后,倪劲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中透露,公司正致力于将核心产品推进至最后的临床试验阶段,并期望能够早日完成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拨康视云自主研制的核心产品CBT-001和CBT-009,分别针对翼状胬肉——一种良性增生性眼表疾病,以及青少年近视进行治疗。其中,CBT-001已于2022年6月在美国,以及2023年9月在中国开启了第3期多地区临床试验。此外,公司旗下的其他候选药物尚处于较初期的开发阶段,这其中包括两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候选药物和四款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候选药物。
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康视云的研发开支逐年上升,具体金额分别是1500万美元、2800万美元以及3800万美元。核心产品CBT-001的临床研究费用约为760万美元,CBT-009的费用约为890万美元,而CBT-001和CBT-009的研发投入分别占总研发支出的49.4%和32.3%,同时,这两项费用在各个阶段的运营成本中分别占据了31.2%和22.9%,而在总成本中则分别达到了41.8%。
近期,众多港股创新药企业在IPO上市首日以及上市后,股价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趋势。其中,拨康视云在7月2日的富途暗盘交易中,开盘价便大幅上扬,涨幅一度超过15%,随后股价逐步回落,最终稳定在约6%的水平。
倪劲松向记者透露,当前创新药物市场的繁荣与人才回归的现象紧密相连。自十年前乃至更早的时期起,众多高端人才选择归国,他们带来了全新的创新药物理念,这一举措也成功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方的投资。
本次拨康视云的首次公开募股吸引了富策控股和Reynold Lemkins两家作为基石投资者加入,而此次全球发售所筹集的资金,扣除相关费用后,预计将达到约5.22亿港元。该计划中,大约62.4%的资金将投入到核心产品CBT-001的持续临床研究工作中,同时也会用于产品注册、备案以及后续批准后的资金需求;另外约27.6%的资金将分配给持续的临床研发工作,涵盖研发团队的薪酬、研发相关费用,以及核心产品CBT-009的注册备案所需的资金;还有约5.5%的资金将用于生产设施和商业化活动的资金支持;剩余的约4.5%则将作为运营资金和一般企业运营用途。
(李旭馗对本文亦有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